找到相关内容18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释

    二种:一是理入、二是行入。   (释文:   入道虽有无量众多方便,此论乃宗《金刚三昧经》之旨,归而摄要,只此二入。经云:“佛言。二入者。一谓理入。二谓行入。理入者,深信众生不异真性。不一不共。但...理入者:谓藉教悟宗;深信含生同一真性,但为客尘妄想所覆,不能显了。   (释文:   藉教悟宗,教者,有以心印心之教也;有表示直指之教也;有文字言传之教也,宗者,举一心为宗也。籍此等方便之教方可...

    达磨祖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686607.html
  • 达摩祖师西来意

    要而言之,不出二种:一是理人,二是行人。”何为理人?“籍教悟宗。深信含生同一真性,客尘障故。令舍伪归真,凝住壁观,无自无他,凡圣等一,坚住不移,不随他教。与道冥符,寂然无为。名理人也...以“安心’’为宗旨,要求在契悟真性的基础上无贪无著、苦乐随缘。并认为,也只有在日常的道行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安心无为、称法而行。后来禅宗提倡“饥来吃饭,困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0864153.html
  • 全真道“功行”与达磨“二八”之比较

    、真行并重之实践,以及完整的教制与戒律。所谓全真,乃保全真性,或谓功行双全而成真人。其中功行,指真功与真行,功行双全方全真道,而得道等级不同,皆归结於所积功行之深浅。全真道一别於以往道教而特偏於心性之...谭处端《水云集》中言:“修行要先认灵源。”灵源即。性、真性。所谓性,乃指不变不动的真心,永恒不灭,又谓元神、本真、真性。而所谓的心,则指意识分别、情绪夹杂的妄心。王重阳《授丹阳二十四诀》中说:“...

    见 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967463.html
  • 因明入正理论疏智解融贯钞卷二

    正理之因明不云因明之正理耶。答。如文次第应如所责。今约义次第故无有妨(已上明灯)今云。此释尤尔。又近来瑞源中云。当准初解。今详曰。是暗推之释也。第一释意能依悟入真性明二因教云入正理之因明。又今第二释能(...海遂使邪飚纷挠正道韬光。于是披阅群经鸠集众籍撮其机要以启首矣。文略而义弘。词显而理着。通因明之广辙会正理之遐途。故称为入。义意令同也(已上明灯)陈那论之称等者。陈那造一切论名正理。皆论诸法真性故。陈那造...

    基辨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5338144.html
  • 如何学习禅文字

    一切无碍。   此法即是观心,一切法皆如幻化,一切皆空,故无住于一切法,随时以幻化如空之智,扫荡无始之妄习,业尽情空,自然彻悟。   3、直显心性宗:说一切法,若有若空,皆唯真性真性无相无为,体非...发,自然神妙。   此即是为真悟真修真证也。   二云:诸法如梦,诸圣同说。故妄念本寂,尘境本空;空寂之心,灵知不昧。即此空寂之知,是汝真性。   任迷任悟,心本自知,不借缘生,不因境起,知之一字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0439210.html
  • 就《华严法界观门》论华严思想之演变(2)

    透过“真性”的关系 将“理事无碍”与“事事无碍”合并在一起, 皆将其视之为 “真性”所致, 所不同者,理事无碍门在于论述理事彼此相 辅相成而无碍, 而事事无碍门乃在于显示德相与业用之无碍 , 然不论理事无碍或事事无碍,皆属于“真具分满教”,亦 即慧苑透过“真性”的关系, 将华严宗原本五教判中的终教 与圆教之理论合并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1345992.html
  • 灯前禅影(七)

    教护讥嫌;如是方便,教令不著。”然后接著说:  然则入道多途,要唯二种,谓理、行也。藉教悟宗,深信含生同一真性。客尘障故,令舍伪归真。凝住壁观,无自无他,凡圣等一,坚住不移,不随他教,与道冥符,寂然无为,名...之法。达摩的“藉教悟宗”,包含了《楞伽经》“说通”“宗通”两方面。  《楞伽经》是兼容如来藏与唯识思想的经典。达摩“藉教悟宗”的重要内容,是“深信含生同一真性。客尘障故,令舍伪归真。”这正是《楞伽经》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347132.html
  • 我就是真如

    眼耳鼻舌能念。真如有性,所以起念。真如若无,眼耳色声当时即坏。善知识,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常自在。故经云: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   这一段极为重要,六祖大师从...性命之中,要“口念心行”,这样,才真正是学禅宗,才真正是六祖的弟子。   六祖最后说:“善知识,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常自在;故经云:能善...

    贾题韬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0954786.html
  • 止观学说体系

    “圆融三谛”是智顗止观学说体系完全成熟的标志。   智顗认为,从相互联系的观点来看,一切法都可以说具有“三轨”。“三轨”即三种轨范,它们是:真性轨,指事物的本质、真如实相;观照轨,指显示真理的智慧作用...轨,其中以圆教的三轨为究竟。圆教的三轨,名义上虽有区别,但实际上相互融通,所以说“三法不一异”,“亦一亦非一,亦非一非非一”。真性轨的第一义理、观照轨的第一义空、资成轨的如来藏,三轨的对象和归宿都是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3160554.html
  • 天台智者大师的如来性恶说之探究

    这是圆教的圆融论理,以“三轨”为例,作一说明,即“资成轨”与“观照轨”为敌对矛盾的关系,但此二轨与“真性轨”仍为一体,而且有一点很重要,那就是“观照轨”,若没有“资成轨”与自己相敌对,则不能显现而成“真性轨”,诚如法华支义卷第五下所云:  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,悉有恶业性相,只恶性相即善性相  ,由恶有善,离恶无善,翻于诸恶,即善资成。  或如金光明经玄义所谓“三德由三宝,乃至三识由三道”,其基本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564779.html